苹果定档9月10日:iPhone17登场,Air版竟是单摄
单摄?一个敢叫Air的手机,居然用单摄?我把那份泄露出来的配置单来回看了两遍,才确认自己没眼花。这年头,苹果的心思是越来越难猜了。
九月十号,日子就定在那了。每年这个时候,科技圈都跟过节似的,但今年的气氛有点怪。主角iPhone 17系列,弄出来一个叫“Air”的新型号来取代之前的Plus。这个名字,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从牛皮纸袋里抽出的那台笔记本,轻薄得不像话。可把它安在手机上,味道就全变了。

为了那几毫米的厚度和几十克的重量,苹果这次下手是真狠。后置一颗4800万像素的主摄,没了长焦也没了超广角,就那么孤零零地杵在那。电池也缩水到3000毫安时出头,在这个充电宝都快成“人体外挂器官”的时代,这种续航表现,只能说是勇气可嘉。
怎么说呢,这刀法,是越来越精湛了。你看芯片就知道了,A19 Pro这块料,硬是给玩出了花。Pro和Pro Max自然是满血版,性能拉满;到了Air这里,砍一刀,变成降频版;而最基础的标准版,干脆就用A19。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想要多一点性能,那就多掏一点钱。这种精准到像素级的市场划分,恐怕也只有苹果能做到了。

当然,进步的地方也不是没有。比如那个被念叨了好多年的60Hz刷新率,总算是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了。全系列120Hz起步,听着是挺好,但标准版用的是固定刷新率,Pro系列才是那个能从1Hz到120Hz丝滑切换的ProMotion。这其中的体验差距,用过的人都懂。
另一头,Pro Max则在堆料的路上一路狂飙。有消息说电池容量可能会首次突破5000mAh,这要是真的,那续航估计会相当恐怖。后置摄像头模组也改成了新的长方形圆角设计,估计是为了塞进更强的硬件。一边是轻薄到极致的妥协,一边是重到坠手的性能怪兽。

看看Canalys上个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,增长率已经放缓到个位数。市场就这么大,苹果也得想办法从存量里榨出新油水。所以,推出Air这么一个定位奇特的产品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它瞄准的,或许就是那些对性能不太敏感,但极其在意外观和手感的用户。
只是这种取舍,总让人感觉有点别扭。当年的iPhone 5c,至少还披着一身彩色的外衣。现在的Air,用一个高端的名字,包着一颗被处处削减的内核。至于那个万年不变的8GB内存,放在标准版上,也只能说苹果对自家系统的优化确实是充满了自信。

最终,今年的苹果发布会,可能不会再是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典,而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市场筛选。它把几条路清清楚楚地摆在你面前:一条是通往极致轻薄的妥协之路,另一条是通往厚重但全能的肌肉之路。

至于你怎么选,那是你自己的事了。